中國錳礦資源分布及資源承載力分析
2017-06-15 14:34:00
國土資源部公布的 2008 年末我國錳(Mn)儲量 4000 萬噸,基礎儲量 10000 萬噸, 錳的資源儲量分布主要集中于八個省市自治區:桂西南地區,湘、黔、川三角地區,貴州遵義地區,遼寧朝陽地區,滇東南地區,湘中地區,湖南永州—道縣地區, 陜西漢中—大巴山地區。 上述地區保有錳礦儲量 4.63 億噸,占全國總保有錳礦儲量的 82%,是我國當前和今后錳礦業的重要原料基地。 按行政區劃分,21 個省、市、自治區有較大錳礦, 其中以廣西和湖南最為重要,其次是貴州、云南、遼寧、重慶、湖北和陜西。
中國錳資源地理分布不平衡,礦床規模小,開采條件差,難以充分利用現代化工業技術進行開采,80%以上錳礦產量來自地方中小礦山及民采礦山, 產量很難
大幅度提高。 同時,貧礦多、富錳礦少,礦石品位低、含雜質高、粒度細、技術加工性能差,不能滿足國內生產錳系鐵合金的需要。而且, 現有錳礦儲量保證年限僅為 12 年。
通過勘查找礦使我國錳礦資源變成現實的生產能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深度錳礦的開發利用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要想緩解當前我國錳礦資源突出的供求矛盾必須多管齊下。 一方面要在錳礦采選技術上獲得突破, 合理和充分利用貧礦; 還要在國外進口錳礦石渠道上有合理可操作性的方案, 以保證我國錳礦資源的安全供應;同時,要加強國際地質勘探合作, 盡可能在開發我國錳礦資源的基礎上, 參與國際礦業開發,并通過一定的政策,促進形成一定的國際礦產控制力,以期從供需雙方把握錳礦石貿易的主動權。
上一篇: 國際市場錳礦資源供給情況
下一篇: 世界錳礦資源儲量分布